自上世纪80-90年代中钢就在澳大利亚、南部非洲等地建立矿产资源基地,掌控铁矿资源总量20多亿吨,已累计为中国输送了2.3亿吨优质铁矿石;掌控铬矿资源量2.7亿吨,是国内全部资源储量的26倍,铬铁产能100万吨,位列全球第四。 |
中钢作为一家为钢铁工业和钢铁生产企业服务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是最早贯彻国家“走出去”战略践行全球化运营的企业之一。在全球化经营过程中,中钢积极贯彻国家“一带一路”、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战略,坚持“合作、友谊、双赢、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创造和谐共赢的伙伴关系及负责任的央企形象。 |
目前我国国内钢铁行业市场低迷,面临产能过程、资金紧缺、环保等诸多压力,面临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亟待发展和转变。但纵观海外,随着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释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了全球钢铁消费的新增长点,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在“一带一路”地区出现井喷。 |
中国铁矿资源贫瘠、伴生矿多、品位低、难采难选、成本价高,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钢铁工业需要。 |
1988年中钢在冶金部支持下与力拓集团签署协议,合作投资经营恰那铁矿,每年由中钢向我国市场销售1000万吨铁矿。这是中钢的第一个铁矿开采与贸易项目,也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大型投资资源项目。项目至今已为中国输送了2.4亿多吨铁矿。随着合作2016年底到期,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中钢与力拓签署了项目再延期协议,中钢拟继续锁定优质铁矿资源1000万吨/年。 |
中西铁矿探明的赤铁矿资源3.2亿吨,平均品位Fe58%,磁铁矿资源量6.9亿吨,平均品位Fe33.2%。目前不能大规模开采的原因之一是原计划当地政府推动的铁路港口设施,因日本三菱搁置而没有建设。一旦上述设施完成,该矿将实现年产铁矿石1500万吨。 |
探明磁铁矿资源6.3亿吨,远景资源量超过10亿吨,品位33.4%,属低磷低硫易采易选磁铁矿,紧邻港口和正在建设的工业开发区。 |
铬是钢铁特别是不锈钢重要元素,而我国只有铬矿资源1000万吨左右、极其贫乏。 |
中钢从1996年开始陆续在南非、津巴布韦收购建立铬矿开采以及铬铁生产企业。目前已有三家企业,掌控铬矿资源量2.7亿吨以上,是我国资源储量的26倍;铬铁产能100万吨,居世界第四位。中钢目前正在计划同现有合作伙伴SamancorCr进一步合作,打造世界铬矿资源第一(8亿吨)、铬铁产能第二(190万吨)的世界级铬资源企业,为中国不锈钢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从初期的小批量备件出口到成套装备、工程总承包快速发展,作为冶金工程领域最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和我国首批对外承包工程AAA级信用企业,中钢始终领军于行业海外市场开拓,在海外冶金工程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 |
探明磁铁矿资源6.3亿吨,远景资源量超过10亿吨,品位33.4%,属低磷低硫易采易选磁铁矿,紧邻港口和正在建设的工业开发区。 |
最大级别高炉工程:土耳其3050m3高炉 |
土耳其TOSYALI钢厂950mm热轧带钢工程:“2011-2012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
土耳其ISDEMIR4#高炉工程:“2012-201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
经过持续的建设发展,中钢装备制造所属企业在各自的产品领域内,均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专业制造企业。 |
全球产出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全、市场占有率最高、行业影响力最大,覆盖全部黑色及有色金属轧制领域的轧辊生产,具备为整条轧钢生产线提供全线配套轧辊制造与技术服务。具备18万吨/年的轧辊生产能力;掌握多项世界先进的轧辊核心制造技术,相继开发出大型离心复合高速钢轧辊、抗辊印冷轧工作辊、5000mm以上宽厚板轧机工作辊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产品。 |
生产制造的连铸连轧设备及大型焦炉护炉装置、干熄焦设备等产品在行业内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
我国钢铁行业技术成熟、操作指标先进,但产能严重过剩,竞争惨烈,急需“走出去”,而中钢与澳洲地区、东南亚地区、中东地区、非洲地区合作时间长、空间广,有利于中国钢铁业“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
自上世纪80-90年代中钢就在澳大利亚、南部非洲等地建立矿产资源基地,掌控铁矿资源总量20多亿吨,已累计为中国输送了2.3亿吨优质铁矿石;掌控铬矿资源量2.7亿吨,是国内全部资源储量的26倍,铬铁产能100万吨,位列全球第四。 |
中钢在土耳其、印度等地创下了迄今为止中国海外工程承包和冶金成套设备出口的多项纪录,带动国内设备与钢材出口约75万吨,耐材出口36万吨,年均带动一般贸易出口40亿美元。连续六年名列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2014年位列国际承包商147位,位列全球承包商140位,工程总承包完成合同额位列冶金行业第1名。 |
中钢最早在海外开辟冶金成套和单机设备、备品配件市场,已覆盖4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轧辊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市场占有率最高,年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75%以上;大型冶炼成套设备,长期居于国内垄断地位;矿山设备产品质量和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铁合金生产装备也具有良好的成长趋势。 |
通过工程承包(EPC)、参股投资、公私合营(PPP)及其它灵活的方式,把中钢装备以及国内大型矿山设备、冶炼设备、轧制设备、耐火材料带出去。 |
加强与其它央企、国企在当地的资源合作,推动当地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我国相关铁路、港口装备带出去。 |
助力我国钢铁产能以及铬铁合金产能走出国门。 |
整合行业资源,联合有实力的钢铁生产、建筑施工等企业,到资源有优势、环境有容量、市场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建设“一体化”联合钢厂,推动我国钢铁行业“走出去”。 |